如果我是亨弗莱·鲍嘉(好莱坞上古男星,《卡萨布兰卡》男主演)时代的私家侦探或畅销书作家,说下面这些话前,可能会加上”当我几个小时没碰酒之后”。
言归正传:我时常思考这个问题——戒酒是不是只为了清醒后能重新开始整个“喝酒-醉酒-戒酒”的循环?清醒只不过是威士忌所诱发半昏迷状态的前奏,这其实是一种生活在另一个世界的方式。无灵魂的技术大拿们可能现在也称之为”元宇宙”(The Metaverse)。
我认识的每一位作家,无论作品优秀还是平庸,似乎都生活在一种私人的元宇宙中。谁需要三维头显、降噪耳机,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来自其他世界迷失方向的入侵者?
好像又离题了。
从巴罗洛短暂旅行回来后,我开始思考葡萄酒和威士忌的区别。
品尝葡萄酒是为了品尝酒本身的味道,并以此为乐。谁会这样喝威士忌?自命不凡的骗子?
威士忌是一种手段,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用来达到所谓的意识状态改变。当然,有些人喜欢波本威士忌,有些人喜欢苏格兰威士忌,仅此而已。还有些人抽XX,以较小的代价获得同样的效果。与威士忌不同的是,我认为XX会让人丧失意识,进入一种无益、昏昏沉沉、无意识的状态,不确定在这种状态下是否有人能写出东西来。
在(美国)南方,很多人喝波本威士忌。是的,味道不错,但这不是重点。
相比之下,葡萄酒则需要自己闻、自己品。没有人会打开一瓶好葡萄酒只为去诱发一种元宇宙意识状态!葡萄酒本质上有着社交属性——其本质和起源就是为了分享。没有什么比收藏了一大堆葡萄酒,却没有一个朋友更可悲的事了!
而在另一方面,一瓶威士忌本身就像是一个朋友。但对葡萄酒很那这么说,不然为什么有人会花 1000 多美元买一瓶波尔多一级庄的酒?这更像是拥有一幅精美的画作,没有人会不想让别人欣赏,并交流各自的体验,完全据为己有才完全反常。所以分享对于葡萄酒来说必不可少,但对于一瓶威士忌来说却并非如此。
在酒吧里,一个人要开始喝他喜欢的威士忌时,会对酒保说:把瓶子留下。但按杯点葡萄酒的人,不会这么说。孤独与社交,这就是两者本质的区别!
我非常喜欢这次巴罗洛之行,美丽的乡村,善良的人们,葡萄酒芬芳馥郁,充满了秋天的气息。在所有葡萄酒中,如果真的很好喝,巴罗洛唯一能让人独饮的一个。但即便如此,有可能的话也想与人分享。葡萄酒能让他人快乐。
威士忌也能让人感到快乐,但这种快乐来源于自己身体与自己朦胧的记忆和感受融为一体的感觉。喝巴罗洛或勃艮第并不是为了远离尘世,恰恰相反,有谁会为了喝醉而打开 Gaja Barbaresco,即使是再有钱的人?
另外个人愚见,葡萄酒最美的一面是香气,巴罗洛则是所有红酒中香气执牛耳的。当然有人会说是勃艮第,但在我的心目中,勃艮第的香气很少能让人神魂颠倒,而上佳的巴罗洛只要在瓶中陈酿一段时间,常让人魂牵梦萦。
而这种魂牵梦萦的感觉就像让人突然重历了一些往事。
这也是巴罗洛葡萄酒有趣的地方。用那个已经令人生厌的词来说,巴罗洛通过香气将你与过去“联系”在一起。香气那么缥缈,却又无法像威士忌那样诱发催眠状态。即使再成熟的巴罗洛,也无法让人达到这种境界。但就让往事重现又不迷失自我,或就葡萄酒而言,巴罗洛绝了!